科技赋能创新驱动 锻造福海创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5-04-17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福海创紧扣福建能源石化集团“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构建“平台-人才-资源-经费”四位一体创新生态体系,攻坚行业关键技术瓶颈,助力集团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为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创新体系,厚植科创沃土

  福海创打造5000平方米技术研发中心,形成“研发-测试-转化”全链条创新载体。组建86人研发团队(硕士及高级职称占比12%),依托2个省级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构建“专家领衔+骨干支撑+青年储备”的人才金字塔。现有凝析油加工研发设备、聚酯新材料试验装置、工艺模拟软件、实时数据库等研发设施,具备全品类炼油石化分析测试项目和工艺模拟的能力,分析精度达行业领先水平。2024年,科研经费总投入创新高,为技术攻坚提供坚实保障。

  技术突破领航,驱动产业链升级

  2020年,建成三苯储罐尾气治理设施、原料油全馏分加氢装置,开发低硫重馏分油、低硫直馏轻石脑油等新产品。

  2021年,开发非标燃料油生产商品道路沥青新产品,利用新油种开发低硫燃料油,实施酯类水解优化产学研合作,均已实现产业化。

  2022年,实施重重整液脱烯烃精制剂工业化试验,预期寿命可达改性白土的20倍以上,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500万元以上,推进加氢催化剂国产化等项目。

  2023年,实施先进涂层、高效节能、低氧燃控系列加热炉热效率提升项目,建成聚酯研发设备,开发70#沥青。

  2024年,建成聚酯新材料中试装置,开发异己烷新产品,累计开发凝析油新油种加工方案37个。

  2025年,公司科创平台被省工信厅认定为“省企业技术中心”。

  2020-2024年实施技改技措330余项,降本增效570余项,推行“四率”管理将各装置平稳率提升至98%以上,实施无刷交流励磁同步大型电机、大型机泵进口机封等设备国产化,有效提升了装置的工艺技术水平,能耗物耗显著下降。其中,在役高耸塔式结构安全状态感知技术与设备研发项目的实施,研发了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感知装备,最终建立了高耸塔器结构健康状态主动感知预警方法,填补了国内塔器结构安全监测技术空缺,并于2024年获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

  创新缔结硕果,彰显科技实力

  制订的1项团标,16项产品企业标准及14项化验分析方法企业标准,填补了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的空缺。在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中,公司累计荣获20个奖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公司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与保护,科技工作者们累计发表论文11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软件著作权3项。其中,《一种富芳馏分油分区强化生产化工原料的系统和方法》解决了重芳烃加工过程中热解焦、芳环过度加氢、反应强放热等关键难题,实现重芳烃到高纯三苯的高效转化,副产低碳正构烷烃,为下游装置提供优质原料。

  智造谋势未来,绿色启航新程

  福海创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安全环保、工业催化、设备国产化、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推进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研发攻坚,着力破解行业“痛点”“难点”,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绿色生产水平,为集团早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贡献福海创科技创新力量。(文/图 杨杰)